發佈日期:15/04/10
個案簡介
近來「大數據」成為火紅話題!大數據從選戰、商業應用、政治等層面滲透你我的生活,21世紀也從數位革命進入資料革命時代,透過網路、雲端技術運用,人們從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各面向留下生活點滴記錄,而各產業正如火如荼地運用此類消費者端留下的數據,突破傳統的經營手法與服務模式,掀起生活、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徹底革新。
目前在國內有許多個人或組織,默默利用大數據突破傳統經營模式,以創新思維開創新服務;本次訪談的案例公司,便是整合大數據、雲端技術與行動裝置,以「地理資訊」為基礎,結合消費者特性,以嶄新的行動行銷,將位置服務(Location Based Services,LBS)進化成兼具商業化價值與人性關懷的Location Business Services (位置商業服務)和Location Behavior Services(位置行為服務),讓逾11億的位置數據,深入商家行銷、交通運輸、救災、防務、預警、弱勢團體扶助等面向多元運用,突破你我想像、提供各式各類的全新服務。
本次受訪人林宏正董事長是案例公司的創辦人,創立公司前曾是全美知名GPS晶片公司的亞洲區總裁,也是我國GPS產業的重要推手。在這一次的訪談中,我們透過林董事長的眼光,看到資料革命舞台上,「智慧財產權」如何與技術、大數據共舞,擦出讓人讚嘆的火花!
(圖一、智權保護位置大數據之創新服務)
新技術-創新突圍,以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發成果
林董事長在創業之前是美國知名GPS晶片公司的亞太區總裁,也是將GPS技術應用到消費性商品的第一人,以往GPS主要運用在航太、軍事、氣象上,為了讓GPS可以普及應用,林董事長從TomTom、Mio等導航機大廠下手,讓GPS可以應用到交通運輸上,之後更隨著技術進步,GPS晶片體積日益縮小,並且可置入到手機中,讓每一隻手機都可以有位置訊號。
林董事長說,2009年創業時恰好碰上i-Phone、i-Pad等智慧型裝置蓬勃發展的時期,而雲端技術也開始成熟,林董事長秉持著「每一個行動裝置就是一個Location」的概念,帶領著年輕的研發團隊開始投入新定位技術及APP軟體的發展。
林董事長在創業前,身居GPS大廠要職,為區隔技術的獨特性、並改良GPS在室內無法定位的限制,帶領研發團隊多方利用手機、無線電、wifi等訊號,發展室內、室外無縫接軌的定位技術,讓定位技術突破地點、電信商或作業系統(ios、Android)的限制,讓您無論身處室內、室外,使用Apple或Android手機,或是您是哪一家電信商的用戶,都可以正確完成位置定位。
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,林董事長非常重視「智慧財產權」的布局,他認為專利與商標是品牌建立的基石。「申請專利」一來是為了要與既有技術做出區隔,二來也是證明公司的技術能量,所以在技術發展過程中,力求先以智慧財產權進行保護。也因為此想法,在公司新創第一年便申請了4件信號演算法發明專利,其後各年度也陸續提出關於演算法、介面設計相關的發明及設計專利申請案,且在WIPO PCT送件,以建立完整的全球專利網;在商標方面,案例公司則將形象識別系統、APP的LOGO等提出商標申請,保護公司研發結晶,降低智權爭議發生風險。
新經驗-專業、默契是專利獲證的關鍵
對於一家軟體新創公司而言,如何將無形的軟體技術,轉化為專利申請文件,保護公司的核心技術,是一項新經驗、新挑戰。訪談時,林董事長大方的與我們分享申請專利的甘苦談。
林董事長說,公司技術聚焦於不會侵犯隱私的「位置定位」(僅推算位置,不涉及個資),在初期的專利申請案,主要以演算法為主,但是定位演算法有其專業度、新穎性,專利事務所的專利工程師若無相關技術背景,要掌握技術內容難度頗高。在公司提出第一件專利申請案時,花費了許多心神與事務所溝通,但事務所難以掌握其精要,至專利實審時,審查委員提出諸多審查意見,研發團隊只能從不同的技術層次說明專利的創新性,才完成第一件專利申請案的多次答辯。
有了第一次的專利申請經驗後,公司技術主管認為專利申請案由內部研發團隊自行撰稿,更容易掌握技術的內涵與欲保護的要項,因此專利申請改由研發團隊主導送件;不過,為了讓研發團隊可以專心於研發工作,公司也不放棄繼續尋覓合適的事務所合作,協助進行專利申請;所幸,後續尋得一位合適的專利工程師,可以掌握公司技術的內容,提出專業且切合技術內容的專利申請文件,並配合進行各專利申請案的答辯作業。
此後,由於雙方的合作默契佳、且其對於公司技術瞭解度夠,因此案例公司的專利申請案均委由該專利工程師處理,若該位專利工程師轉任新事務所,案例公司仍會將案件交付給該位專利工程師處理,打破一般以專利事務所為主要合作對象的慣例,以「專業」、「默契」為主要考量,找到合適的人選進行專利事務的處理。
新思維-打造位置數據的無限運用空間
從GPS晶片跨越到「位置服務」的林董事長,對於LBS的期盼是能融入「商業化」與「人性關懷」元素,讓LBS除了是位置服務外,也可以強化公司的經營能量,又可以同時做公益,為社會盡一份心力。
在「每一個行動裝置就是一個Location」概念下,每一個行動裝置的用戶都是案例公司累積位置資料庫的幕後功臣,為了加速累積位置資訊的數量,案例公司從新北市政府、高雄市政府委託的旅遊資訊APP做起,之後也協助原子能委員會開發核安監測APP。
除了公部門的APP外,案例公司後來也研發有各式鐵路/高鐵/捷運資訊的交通運輸APP,以及深受使用者喜愛的會員卡、優惠卷、即時通軟體等APP;透過使用者使用APP回傳所在的位置資訊,迄今已累積超過11億筆的位置資訊,同時透過定位資訊,案例公司也適時適地回饋予使用者各項即時資訊。林董事長笑說,我們的APP都是免費的,為的是向每一位使用者致意,感謝大家的使用,為公司累積位置大數據。
林董事長驕傲的說,公司每年度都會推出2~3款不同服務類型的APP,且免費提供下載,藉由使用者的移動累積位置資訊大數據,每個月約以5千萬筆的速度持續成長。透過這些位置數據的累積及使用者的消費行為模式分析,公司2012年開始推出行動行銷服務,與各地商家或弱勢團體結盟推出各項行銷活動,精準推播即時訊息。
林董事長舉例說,傳統的訊息廣告是利用簡訊、APP給予大量的活動訊息,對於使用者常造成資訊過量的困擾,但透過「位置資訊」及「使用者消費行為」分析,可以依據消費者的年齡、性別、消費習慣、所在位置、行進速度等資訊,在消費者移動的過程中,提供附近1 ~2哩範圍內的商家優惠資訊,或是生活即時訊息,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收到精準、有價值的資訊,前往優惠商家消費,讓結盟商家、使用者雙方互惠。
除了與商家結盟外,案例公司也經營公益平台,協助弱勢團體推廣商品,此平台中,有公益團體及案例公司提供的弱勢團體產品與銷售點資訊,使用者可透過此平台,瞭解各地區有哪一些弱勢團體在販售商品、有哪些餐廳提供愛心餐點等等;或是當使用者接近這些販售點時,就可由APP傳送愛心資訊,讓有緣人前往消費,使弱勢團體可以得到社會關懷。
新展望-結合新科技不斷創新
「要有更多的互動,才能吸引人!」這是林董事長一直勉勵研發團隊的精神標語,對於LBS林董事長有許多創新的想像,希望將透過位置大數據與使用者特性,創造更多與使用者互動的模式,達到精準行銷的成效。
林董事長舉例說,利用電子看板做人潮導流是一項新的構思,未來可以利用商場各個牆柱上的4面電子看板,偵測前方到達的使用者,當使用者接近某一面電子看板時,便分析該位使用者個人行為,播放不同的商品資訊,讓消費者可以即時掌握店家的促銷訊息。另外,可以在大數據中,解析消費者不同的消費屬性,如消費時間、金額等等,且整合物聯網趨勢,給予特殊族群客製化的即時服務,以貴婦族群為例,她們最在意的便是寵物、小孩、汽車與名牌包,在這些人事物上,若能有裝置發出位置資訊,便可提供即時的資訊讓該族群隨時掌控行蹤。
另外,林董事長也思考運用「穿戴式裝置」,透過該項裝置蒐集位置資訊,擴大定位資訊的精準度與範疇,讓位置訊號的蒐集可以多元化,提供的各項LBS服務可以量身訂製更精緻、實用且有價值的資訊給使用者端。
結語
林董事長創業這5、6年來,帶領著研發團隊發展各式各樣的位置資訊相關服務,也透過大數據的解析,給予使用者適地性的服務,不斷結合流行趨勢、新科技求新求變,同時更以專利為基底,保護公司核心技術。創業之路難免艱辛,林董事長仍甘之如飴,也希望可以不斷累積經營實力,將LBS規模做大,強化人性關懷面,幫助更多弱勢團體、協助防災/救災等更具價值性的運用,讓LBS發揮更大的威力!
(林董事長帶領團隊將位置資訊結合「商業化」與「人性關懷」元素,創造嶄新位置服務商機。)